“前两天,北京一家民营航天负责人来,跟我说‘你们的开发工具链很好用,但万一你们过几年换赛道了,我们不就撂那儿了?'”同星智能公司领头人莫莽告诉记者,我对他们说,您放心,我们是不换赛道的人,同济性格的人。我们三个人,一生就做这一件事。
同星总线工具链是啥?
同星总线工具链是啥?
创业难不难?“好在有家”
创业难不难?不难才怪,真正亲身经历了才知道有多难!钱是东拼西凑借来的,我们干的又是见效不快的“打基础”之事(该公司免费提供基础软件,收取的是随后的“水涨船高”服务费及硬件费用,也就是说客户觉得好用,然后离不开,最后与同星成了伙伴,相互促进、共同成长),账上刚有钱了,一次原材料、一次工资支出,账上又空了,“我们的早餐在哪里”成了我们经常抓耳挠腮的急事、难事、愁事。
同星智能的“三驾马车”
同星智能创业者是三驾马车。三位创业者中,首席技术官(CTO)刘矗博士,拥有十年以上汽车电子开发、管理经验,多项发明专利,拥有德国研发工作经历,曾参与国际标准制定;首席运营官( COO)谢乐寅博士,十年以上汽车电子开发、管理、市场工作经验,主持过多个百万量级ECU开发项目。这是网上能查到到的信息。“他俩都是我师弟。”莫莽说,当年他们还在读书时,就获得了第四届全国大学生“飞思卡尔”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的奖励,其中刘矗团队获得 “摄像头组”二等奖和优秀论文奖,谢乐寅团队获得了创意赛一等奖,他们的指导老师均为汽车学院罗峰教授。
两位师弟与莫莽一拍即合:创业。刘矗是位“极客范”,十年如一日的专研技术,作为同星CTO,对应用需求和研发技术都有深入理解,负责系列产品的架构。COO谢乐寅,知识面广,触类旁通。“我们三人,一个不断探摸知识的上限,一个不断找寻知识的边和角(广度),我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。”莫莽说,我们幸运地到一起,做一件我们足以专注一生的事情:工业软件基础工具链赛道。因为它成效难见,需时极长,大企业不愿意干,小企业干不了。现在,企业的成长速度加快,基础工具链的换新速度也要不断加快。世界上做这个的大牛是德国的Vector、西门子、法国达索、美国洛克希德。他们都与产业深度融合:水涨船高、深度融合、螺旋式上升。这个东西进入的门槛很高,所以很难,一旦被产业接受,它就成了护城河,企业就对你产生依赖,成了共生共长的伙伴。
人要有梦想和情怀。莫莽说,过去这些年里,我们三人放弃了无数诱惑,牺牲了很多。为了基础工具链研发,我们90%的精力都放在了十年不见效益的“深耕田亩”上。上了这条船,也不想下来,我们抱定了为人类做点事的想法。“我们三人,性格互补,我常常有点天赐良缘的梦幻感觉。”莫莽笑着说,脸上的表情很幸福。同事们说,创业起步阶段,为了能让俩搭档全身心投入研发,莫莽一人包揽了管理、宣传、财务等全部事务性工作,累!
天不负躬耕人。成立于2017年的同星智能,现在已是 “高新技术企业”“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优秀企业”“同济创业基金资助企业”,并斩获2021年度全球创业周“天使基金优秀项目‘雏鹰奖'”殊荣。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工业软件-TSMaster 虚拟仪器软硬件平台,海内外用户已经超过2000家,其中包括上汽、一汽、东风、吉利、长城、比亚迪等整车厂,蔚来、理想、小鹏、合众等造车新势力,博世、大陆、伟世通、爱信、华为等零部件厂商,三一、徐工、杭叉等工程机械厂商,北方工业、中船重工、中航工业、中国航天、Otokar等国内外的国防军工企业,近期同星也完成了由原子创投领投的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。
莫莽说,我们的商业模式是:免费策略,分享利润;立足汽车行业,渐及航空航天、工程机械、兵器、舰船等等。我们的产品好用,还省钱,一用就“上瘾”,因为产品力强,成长性好。这个领域,全球第一的设备供应商是德国的企业,疫情平稳后,我们也希望能够带着自己的产品到国外,尤其是德国和美国参加展销,与这些顶级选手同场竞技过过招。
“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‘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、买不来、讨不来的',我们认准了这个‘卡脖子'的地方,冲锋,一直冲锋,直到站到世界的制高点。”莫莽最后说。